農業是工業、商業等健康、有序發展的基礎,但當下世界范圍內的農業發展都遠遠落后于其他產業,尤其是在信息化建設方面。
由于不同地區氣候環境、人文生態、農業資源等客觀條件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我國農業數據收集成本高、準確度低。除此之外,農業資源信息不對稱、時效差,從業人員平均學歷低等原因也都制約了我國農業信息化、現代化的建設速度。
類似早年間京東和阿里,百度和騰訊的商業競爭,造就了中國互聯網產業的迅速發展,近5年,農業互聯網企業的爆發式增長也有效的推動了我國農業互聯網的建設進程。
2018年,豬臉識別、軌道機器人、養豬機器人、以及豬小智(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等概念和產品問世,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在養豬領域被迅速研發應用,一時間,國內農業產業到處“神仙打架”。2017年,伴隨著比特幣全年1700%的驚人增幅,一場被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稱為“偉大的技術革命”就此拉開序幕。區塊鏈的本質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其包含了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技術手段,由一個一個記錄了一定時間內全部的交流信息的區塊節點,通過隨機散列的方式連接組成的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簡單來講,區塊鏈的模式中,任何信息都不可更改。每個區塊單元都可以共享完整的平臺信息,但所有的信息,無論是機構還是個人都無法修改和刪除。此外,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點對點交易,省去第三方或公正方的介入。新概念、新技術的應用和發展往往會從新興產業逐步過度到傳統產業,但這次不同,2018年,區塊鏈猝不及防的沖進了農業產業。過去10年,數據庫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巨大,農業大數據數據庫的建立所需求的技術并不特殊,但由于涉農數據來源區域廣闊,農業生產環境及從業人員變動較快,導致農業數據的時效性和準確性都相對較低,農業數據采集一直都是個耗時、耗力且準確度不高的巨大工程。但區塊鏈技術卻可以完美的解決數據來源的問題。首先,區塊鏈技術模式下,數據真實有效且不可修改,這可有效的解決農業數據的真實性問題;其次,隨著國家農業農村部信息進村入戶等工程的推動,由于去中心化的模式,區塊鏈技術可有效的降低數據平臺的運維費用;最后,數據庫中不同時間節點的數據真實、透明,這將對農業生產者起到有效的指導和參考作用。
當下,農業物聯網概念火熱,但由于農業生產所涉及的設備數量較多,生產企業很難完成全部設備的供應,同時,第三方物聯網平臺采用的傳統中心化管理模式所產生的運維和管理成本又較高,再結合農業生產和銷售的實際情況,農業物聯網落地推廣困難重重。區塊鏈技術提供的去中心化平臺可讓生產者和使用者不受第三方平臺或管理服務中心的限制,自行構建最適合的物聯網體系。同時,農業生產者也可轉變為農產品的銷售者,降低中間成本,降低物價。
現階段,農業食品溯源雖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民眾對溯源體系的信任和接受度普遍偏低,進而導致企業對建立溯源體系的興趣不高,這些原因導致了溯源體系的發展相對較慢。
區塊鏈技術可提供真實且不受人為因素影響的數據,這將極大增強民眾對溯源記錄的信任度和接受度,這可反推企業迅速發展可溯源產品,提升產品質量和保障品質的真實可信,進而推動我國食品溯源體系的建設。
農業有著超萬億的市場價值,但農業金融的發展卻不溫不火。首先,農業生產本身風險很高,金融機構對貸款需求者償還能力的評估較為困難;其次,保險服務的規則設定受限較大,且損失成本無法準確預估;最后,農業生產者索賠成本較高,且真實性較難評估。結合現有的生產管理監測系統,區塊鏈技術可實現單個農產品的真實溯源。同時,被投保的農作物或畜禽的生產情況也可被真實記錄,一旦出現理賠事件,將大大縮短生產者索賠的時間,降低保險公司的取證難度。
2017年4月,中南建設聯合北大荒發布基于農業物聯網、農業大數據及區塊鏈技術的全球首個“區塊鏈大農場”平臺,其創新性地提出“平臺+基地+農戶”的標準化管理模式,建立從原產地到餐桌的封閉自治農業組織。“區塊鏈大農場”依托北大荒大規模集約化土地資源及高度的組織化管理模式,從土地承包開始進行區塊鏈化的認證,通過互聯網及互聯網身份標識技術,將生產商生產出來的每件產品信息全部記錄到區塊鏈中,形成每一件商品的真實生命軌跡。
"農業沃土云平臺"由華為科技推出,其可將分散的數據進行統一管理,靈活調度,從而實現了資源共享、按需服務。依托華為強大的研發實力,"農業沃土云平臺"套集成了傳感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為智慧農業發展,提供平臺化、標準化和共享化服務。農業區塊鏈作為華為“農業沃土云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打通了從種子、農業生產、農業投入品、稻米加工、流通、食味等多環節,構建起從種子到餐桌的端到端的農產品溯源體系。該項目目前已在青島建立農業私有云,未來將陸續在山東濟南、陜西延安、新疆喀什、海南三亞等地建立不同類型的數據云平臺,構建物理分散、邏輯集中、資源共享、按需服務的分布式數據中心。“愛迪豬”是由國家生豬市場發起的,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通過鏈接豬聯網,農信商城、農信貨聯、權威檢測機構,實現豬生產-交易-運輸全程來源可追,去向可查,風險可預警,責任可追究;場景可視、實時可控;數據區塊抓取不可篡改、永續安全存儲;資金在線支付;責任到人到點、且由PICC背書的安全放心豬。“愛迪豬”項目通過采集生豬流通環節產生的生產及交易大數據,現市場信息的對稱化,推動生豬流通各個環節的規范化、可視化、透明化,幫助行業建立生豬的品質標準。農牧業產業的整個生產過程,幾乎每時每刻都在變化,區塊鏈技術的理念和規則對于農牧業生產意義重大。但要在農業領域落地區塊鏈技術,區塊鏈與農業的契合度、區塊鏈技術人才儲備,區塊鏈自身底層技術等都需要有較大的突破。未來農牧業領域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化、產業化應用道路還很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