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三大攻堅戰”是2019年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多次被提及的“關鍵詞”,回顧過去幾年,三大攻堅戰不斷推進,趟過“深水區”,啃過“硬骨頭”。而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攻堅戰,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邁向高質量發展必須跨越的關口。
去年三大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去年三大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109萬,貧困發生率降至0.6%,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污染防治持續推進,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生態環境總體改善。金融運行總體平穩。
三大攻堅戰是哪三大?
(1)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在2020年重點經濟工作中,被列為三大攻堅戰的首要任務。經過前期脫貧攻堅工作的不斷推進,深度貧困地區已成為目前脫貧的焦點和難點所在,也是檢驗任務是否全面完成的關鍵。
(2)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在鐵腕治污的工作推動下,生態環境質量近年來持續好轉,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更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環境保護的成效還不穩固,尤其是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情況下,部分地方又存在放松環境監管的風險。對此要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
(3)堅決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在過去是三大攻堅戰之首,而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將相關表述調整到第三位,并指出我國金融體系總體健康,具備了化解各類風險的能力。目前,在金融風險總體可控的背景下,當務之急是要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壓實各方責任,將已經部署的有效措施落實好。
三大攻堅戰所取得的成果
首先,風險防范成效顯現,系統性風險獲得較好控制。宏觀杠桿率過快上升勢頭有所遏制,近期基本保持在穩定水平;企業資產負債率趨于下降,其中,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降幅更為顯著;隨著監管的加強,“影子銀行”業務增速明顯放緩,各種金融亂象得到初步治理。
當前,金融風險呈現出收斂趨勢,總體上處于可控狀態。其次,精準脫貧持續發力、再創佳績。各項精準扶貧舉措扎實落地,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對“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支持力度加大,新增脫貧資金、新增脫貧項目、新增脫貧舉措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
總的來說,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政治任務,是2020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要求。堅持問題導向,以解決突出的重點難點問題為抓手,繼續堅定不移地打好三大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