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是解決中國問題的根本,中國9億農民,用7%的土地養活了20%的世界人口,然而也付出了巨大代價。化肥農藥的過量使用,導致肥沃的土壤變得貧瘠,農藥殘留威脅著人體的健康,同時,我國農業的生產方式仍然是小農經濟,以小戶、散戶為主,規模小且分散,與農業先進的國家有一定差距。
“互聯網+”給了農業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然而農業產業鏈長,生產周期也長,做農業互聯網也是個慢功夫,一味求快,求猛,便只能在互聯網農業的浪潮里一閃而逝。做農業互聯網要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目前農業電商面臨“千網一面”同質化競爭的尷尬,更有甚者熱衷價格補貼,穿新鞋走舊路脫離了農業互聯網的本質初衷。有統計顯示,目前我國涉農電子商務網站約有3000多家,競爭格局與早前的“千團大戰”“O2O大戰”頗為相似。
然而互聯網農業并不是單純的農業電商,農業互聯網的本質還是農業,只有扎根農業,才能懂得互聯網和農業怎樣融合。農業互聯平臺社員網創始人景崗認為,農業互聯網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提升傳統行業效率與創建生態圈利用市場化方式吸引市場主體上。在我國農業互聯網是極具特色的行業,不會像其他互聯網模式那樣,在資本催生下迅速出現一兩個模式的浪潮,然后又退潮的現象。
不可否認現在是農業互聯網發展最好的時候,生產端,高學歷有技術的新農人不斷涌現,培育出特色優質的農產品、開發農莊民宿等具有農村特色的旅游產品;在市場端,消費者的觀念也有很大改變,綠色健康的食品更受關注,城郊休閑游也越來越受歡迎。
社員網作為互聯網農業綜合性服務平臺,要做的就是幫助這些新型農業主體更好的實現轉變,以現代網絡技術手段實現農村和城市對接,重新定義農產品,重新定義一種城鄉結合的消費方式。而在實際的作用形式上,社員網也是多種多樣的,對新農人B端的PC網上平臺我們有sheyuan.com,涵蓋農資服務、農產品信息行情、土地流轉信息等;在對C端消費者,我們的移動平臺社員匯app,打通城市和優質農莊,產地直賣農產品以及休閑農莊游;除此之外,我們還在微信號建立社員系列公眾號,和微博和今日頭條的社員資訊號自媒體。綜合所有可以利用的手段和形式,構建一個面向農業大戶和城市白領都方便使用的社員互聯網體系。